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电子病历部分:5大应对策略+实操清单

ICU里刚把“青霉素过敏”改成“无过敏史”,系统秒弹红框:复制粘贴矛盾,已截图上链。

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电子病历部分:5大应对策略+实操清单

7月1日起,国家卫健委不给医生留退路——改高风险病历得“修改人+上级+科主任”三重人脸验证,一步不过,病历直接锁死。

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电子病历部分:5大应对策略+实操清单

昨晚亲眼看着主任在护士站刷脸三次失败,锁屏后对着摄像头念数字,声纹才过。

他说以前借个住院医账号就能改,目前系统连Wi-Fi地址、设备码一起打包写进区块链,想甩锅都找不到缝。

最狠的是AI质控,68%的三甲已上线。

它不管你是谁,只要发现“术前小结”和“术后记录”时间对不上,立刻把两条记录并排投在大屏,红字标“逻辑断裂”,全科室抬头可见。

同事吐槽:目前写病历像发微信朋友圈,随时被公开处刑。

患者那边也不是省油的灯。

手机APP实时推送“放射科李某于14:32调阅您的病历,目的:科研脱敏”。

16项敏感信息被号盖得严严实实,连生日都只给月份。

昨天有位大爷冲到科室质问“科研为啥看我片子”,护士把脱敏规则摆他面前,大爷看完沉默三秒,竖了个大拇指走人。

更扎心的是考核。

区块链存证完整率不到99%,直接扣科室绩效;丙级病历责任人被国家平台强制拉去上网课,课时没刷完,开医嘱权限都灰掉。

有人抱怨“像打游戏防沉迷”,质控主任冷笑:你当这是写博客?

这是命。

也别以为只是医生不舒服。

信息科同事通宵加班,把旧系统从里到外扒了一层皮:指纹+虹膜模块、人脸+声纹双因子、省级质控平台接口,一个都不能少。

招标书新增硬条款——“无区块链存证能力一票否决”,厂商连夜改PPT,价格直接涨三成。

好处也不是没有。

上周纠纷办收到投诉,家属说抢救记录被篡改。

我们把区块链时间戳、操作录屏、现场监控视频一起甩出去,家属看完默默撤诉。

主任松口气:以前靠发誓,目前靠哈希值。

说到底,系统越来越像牢笼,也是护身符。

它把每一个字、每一次点击都晒在阳光下,逼我们戒掉“复制粘贴”的手癌,也替我们挡住“莫须有”的锅。

病历不是作文,是生死凭证。

当修改门槛高到喘不过气,才发现——把命关进链里,才是真的把命还给人。

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电子病历部分:5大应对策略+实操清单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,就支持一下吧!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