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刚把闺蜜旅行合照发出去,才发现背景里路人翻白眼,想撤回已经来不及。”——这口老血,微信这次帮你接住了。
假期第一天,更新包悄悄推来两个按钮:一个能把照片“活”过来,一个给手滑党五秒后悔药。
没开屏广告,没花哨教程,像楼下便利店顺手多给的一根吸管,小,但刚好戳中此刻的渴。
先说活的。
以前LivePhoto只能自己暗爽,目前直接甩进聊天框,海浪声、烧烤滋啦声、小孩傻笑,全跟着照片一起飞过去。
对方长按,画面动了,声音蹦出来,像把一小段假期原地空投。
朋友圈也一样,封面不再只是静态滤镜,会吹的风、会跑的狗,一屏塞不下。
最妙的是状态页,把实况设成背景,好友点进来,先被你的夕阳闪一下,再被你的海风吹一声,比任何文案都省字。
再说后悔药。
左滑删对话框,手指比脑子快,五秒内底部浮出“撤销”,点一下,记录原路爬回。
不是万能的,错过五秒依旧凉凉,但刚好够把“删完就清醒”的崩溃按回去。
目前灰度,有人已经爽到,有人还在等,像春运候补票,知道有,就是还没轮到自己。
安卓党先别高兴太早,部分机型还在排队,像极了去年抢冰墩墩。
客服回复只有一句“请耐心”,翻译过来就是:工程师也在加班吃泡面。
可一旦适配,旅行碎片就能从iPhone无缝蹦到安卓屏,再也不用先转视频再发,画质被压缩成马赛克。
有人担心隐私。
实测一圈,实况照片只对好友可见,陌生人点进来,看到的依旧是静帧,声音被直接掐掉。
想截图?
截出来也是静止,动效不会跟着跑。
比起某些平台“一键下载原图”的豪放,微信把门帘拉得死死的,社恐也能放心晒。
也有人吐槽:五秒太短,删完愣个神就错过。
可要是给五分钟,又怕有人反复横跳,聊天记录成了橡皮泥。
五秒是产品经理拍桌子定的数字,不近人情,却刚好让“冲动”买单,让“冷静”止损,像自动售货机掉饮料,哐当一声,不给你反悔,也不给你纠结。
再往远看,状态栏可能加剪辑,视频能剪头去尾,配字、贴贴纸,一条龙。
云端备份也在路上,后来不止五秒,换手机、摔手机,记录都能从云里捞。
跨平台互通在测试,iPhone拍的实况,安卓能收能看,再也不用被系统墙成两岸。
一句话,微信这次没喊口号,只递了两张纸巾:一张擦假期的兴奋,一张擦手滑的冷汗。
能不能接住,就看你更新够不够快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