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临睡前刷朋友圈,突然意识到:哎?梦珂好像消失很久了。
她以前可是“晒娃狂魔”,一天能发三四条,半夜偶尔还会写点情绪小作文。我好奇点开她头像,结果愣了好几秒——朋友圈那里只剩一条灰线,底下冷冷清清一行小字:“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”。
不对啊,我记得她之前设的是半年可见。
手指悬在对话框上,输入又删除。“最近怎么样?”这句话打了又删。那一刻突然福至心灵:哪是什么手滑改设置,分明是被屏蔽了呗!
目前回想起来,蛛丝马迹早就露出来了。
上次找她聊工作的事,回复慢得像树懒,要么隔半天回个“嗯嗯”,要么丢来个表情包敷衍了事。要知道以前我们可是能煲电话粥一小时的交情。还有那次我发朋友圈说压力大,共同好友都来安慰,唯独她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当时我还自我洗脑:“肯定是带娃太忙了”,直到看见那条灰线才彻底清醒——好家伙,原来人家早就在默默疏远了。
跟我姐吐槽时,她一语道破天机:“这有什么想不通的?人家就是不想让你围观她的生活了呗。”
仔细想想还真是。哪有谁对谁错呢?不过是走着走着就散场了。她整天研究奶粉尿不湿,我满脑子都是KPI和项目进度。我说职场斗争她接不住话,她聊育儿经我也插不上嘴。渐行渐远还不是迟早的事?
突然想起前同事莉莉。当年好得能穿一条裤子,一起吐槽老板,分享零食,午休永远黏在一起。她离职后我们还约过几次饭,后来慢慢就淡了。有次想给她看我新做的美甲,点开朋友圈却只能看到三个月前的动态。
当时气得差点摔手机:至于吗?就算不联系了也不用屏蔽我吧?
结果后来在商场偶遇,聊起来才知道她那段时间过得特别糟。新工作压力大,天天在朋友圈emo,又怕负能量影响到别人,索性把不常联系的人都筛掉了。“不是针对你,”她说,“只是不想让所有人都看见我垮掉的样子。”
那一刻突然释怀了。原来屏蔽不代表讨厌,有时候只是给自己筑一道保护墙。
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。之前有个男生追我,明确拒绝后还老是半夜发些莫名其妙的话。最后实在没辙,只能屏蔽+免打扰套餐安排。这不是绝情,而是清楚的边界划分——既然没可能,就别给对方留错觉,也给自己留个清静。
说到底,朋友圈屏蔽这事儿可大可小,但本质上就是一道社交选择题。要么是“不想让你看”,要么是“没必要给你看”,要么是“只想保护自己的小世界”。千万别钻牛角尖觉得是自己不好,更别傻乎乎去追问“为什么”,除了徒增尴尬啥也得不到。
目前我也想开了:屏蔽就屏蔽呗,谁还没个不想被打扰的时候?曾经好过是真的,目前走散了也是真的。比起纠结那条灰线,不如多珍惜那些还愿意为你敞开朋友圈的人。
对了,你们有没有类似经历?实则我之前还屏蔽过我妈呢,由于她总在我朋友圈底下催婚,后来心软又给解开了…欢迎评论区唠唠,让我知道不是一个人~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