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众号文章里面,如果点开一张图片,下方的菜单不再是文字了,变成了一组功能图标。列如分享、收藏、保存图片这些操作……都用小图形来表明,看起来和整个界面更统一。
添加一个新朋友的时候,确认界面多了一个开关选项。这个开关的作用,是让你决定要不要让这个人看你的朋友圈。在加好友的那一刻就能设置好,不用等通过了再回头去找权限。
聊天输入框的界面也有变化,原本按住说话的那个语音按钮旁边,目前多出来一个独立的小话筒图标。这个新图标的功能——就是专门把你说的话直接转换成文字,和单纯发语音分开了。
按住这个新出现的话筒,开始说话,说完之后系统会把声音变成文字,直接显示在输入框里面!你能先看到转换的结果对不对,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发送出去,给了人一个检查的机会。
朋友的资料页也变了,之前那个可以自己填写文字的“描述”栏位,目前找不到了。整个页面看起来和iOS系统的微信个人资料页类似,信息排列的方式也做了统一,算是一种同步。
取代“描述”栏出现的是两个新的固定选项——“备忘”和“照片”。“备忘”可以让你记录一些关于这个朋友的私人信息,只有自己能看到,列如他的工作或者你们认识的经过。
安卓8。0。62版本
在群里聊天的时候,如果想回复某个人说的某句话,以前长按消息选择“引用”,会把对方的整段话都带上,显得很长。目前长按消息之后,可以选择只引用其中的一小部分,列如单单一句话。
这样操作之后,你发出去的回复就只会带着那句被选中的话,整个聊天界面看起来会干净许多。对于那些信息量大的群聊来说,这种准确引用让对话的上下文关系变得清晰,不再被大段的引用文字干扰。
地址簿的功能也做了一点小优化。列如说,你从其他地方复制了一段收货地址信息,打开微信,准备给朋友发地址或者在小程序里填表时,系统可能会自动识别出剪贴板里的内容是地址。
这时候,输入框旁边会出现一个提示,问你是不是要粘贴地址?点一下就能把姓名、电话、详细地址一次性填充进去,省去了来回切换应用或者手动逐字输入的麻烦,减少了出错的可能。
手机顶部的通知栏提醒方式,多了一个新选项。在微信的“设置-消息通知”里,你可以找到一个开关,选择“仅显示消息条数”,而不是像以前一样,直接弹出发送人和消息内容的预览。
这个功能在一些公共场合,列如拥挤的地铁或者办公室里很有用。开启之后,手机亮屏时,别人只能看到“微信收到N条消息”的提示,但看不到具体是谁发来的、说了什么,保护了聊天隐私。
微信里听音乐的时候,如果看到喜爱的歌词,目前可以直接复制了。在音乐播放界面,长按某一句歌词,就会弹出“复制”的选项,跟复制普通文字消息的操作一样,方便分享到别的地方。
以前想要保存歌词,许多人可能得先截一张图,然后再用图片转文字的工具去识别,过程比较繁琐。目前这个功能省去了中间的步骤,让歌词的分享和记录变得直接。
那个语音转文字的功能,如果识别出来的文字有错误怎么办?它提供了一个后续的修改步骤。文字生成后,下方会出现一个“整理文字”的按钮,点击它,就可以对识别出来的内容进行编辑和校对。
你可以像编辑普通文本一样,在那个界面里修改错别字、增删词语,或者调整一下标点符号……直到你觉得内容完全准确无误为止。这个过程,避免了由于一两个字的错误,就得撤回整条消息重新说的尴尬。
搜索栏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,据说加入了一些AI能力。这意味着,你在搜索聊天记录的时候,可以不用只输入准确的关键词,而是可以尝试用更自然的、像和人说话一样的句子去描述你想找的内容。
你可以试着输入“半年前和小张聊过的关于项目的文档”这样的大白话,系统会尝试去理解你的意图,然后找出相关的聊天记录。这让从海量信息里查找旧内容,变得不那么依赖记忆力。
公众号的消息提醒逻辑也调整了。以前,无论是别人点赞了你的文章、评论了,还是通过公众号给你发私信,这些提醒都混在一起,显示为一个红点,需要你一个个点进去看。
目前,这些不同类型的互动通知被分开了。在公众号主页的顶部,点赞、评论、私信被分成了不同的栏目,哪个栏目有新消息,哪个栏目就会亮起红点,一目了然,查阅起来更有条理。
有些功能安卓用户还是需要再等等。列如iOS上已经可以长按某一条聊天记录,在不删除整个对话框的情况下,只把这一条消息给删掉。这个功能,目前安卓版本里还没有出现。
iOS用户在一些功能上,列如实时位置共享时的信息追踪和展示方式,也和安卓存在一些差异。这些平台之间的功能同步,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,安卓用户能做的也只有继续等待后续的更新。
朋友资料页里的“备忘”功能,实际上是一个很实用的联系人管理工具。你可以在这里记下对方的生日、喜好,或者是一些重大的约定,这些信息不会被对方看到,纯粹是你自己的一个私人记事本。
群聊里只引用一句话的设计,改变了信息回复的习惯。它鼓励更精准的交流,当你看到一段长篇大论,但只想针对其中一点进行回应时,这个功能就显得恰到好处,让你的回复焦点明确,也为其他人减轻了阅读负担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