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试着从ECU重启的技术逻辑帮自己摆脱内耗

我是穿拖鞋的汉子,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。

老规矩,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,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:

做你把时间花在哪里,你的人生就在哪里。千万别看见别人发光,就觉得自己暗淡。人生如逆旅,你我皆行人。唯有不断阅己、越己、悦己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,拥有想要的生活!要记住:心灯不借他人火 ,自照乾坤步步明!

秋风知我意,助燃自己心灯。选择一条坡度足够长的路,坚持走下去,流水不争先,自己要做到的是涛涛不绝。抬头看路,不让航道偏,低头做事,不做行为上的侏儒。

内耗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,以前老一辈总是对此类事情回复:“别想那么多”。遇到的回复也让自己哭笑不得—心不由己,会像脱缰的 野马,不分方向的对一件事情,脑补N种可能性。意一动,结局已有千万种!

前段时间在处理ECU重启引起的车辆产线问题,多了一步思考,这里尝试着用重启的技术逻辑,让自己摆脱内耗!本质上就是将自己从“被动响应情绪的硬件”升级为“具备主动诊断和修复能力的程序员”。

一、 核心原则—认知分离(Cognitive Decoupling)

这是最重要的底层指令。就像ECU能区分“自己的参考电压”和“外部传感器的信号”一样,自己必须能区分:

-> 事实(Fact):客观发生的事件。(“会议上,我的提案被拒绝了。”);

-> 思维(Thought):自己对事实的解读和产生的想法。(“我真是个失败者”、“领导肯定觉得我能力不行”);

-> 情绪(Emotion):由思维引发的感受。(沮丧、焦虑、自我怀疑);

-> 行为(Behavior):情绪驱动下的行动。(逃避接下来的工作、不敢再发言)。

自己也看到其他文字对内耗的描述:

内耗的根源就是将“思维”等同于“事实”,然后被“情绪”绑架,最终导致消极“行为”。

这个时候自己应该做思维切换:

➡️ 从:“我的提案被拒了,我完蛋了。”(人事实不分)

➡️ 到:“我的提案被拒了(事实)。我现在产生了一个‘我完蛋了’的想法(思维),这让我感到非常焦虑(情绪),我想躲起来(行为倾向)。”

仅仅是完成这个识别和分离,就已经从“剧情主角”变成了“观察程序的程序员”,可能就会让内耗的威力当即减半。

二、 关键“指令”与“算法”

就比如以往在网吧遇到电脑卡顿,网管就会用最简单的一个办法:扯着嗓子大喊:长按开机键,让电脑重启。如果自己也遇到工作、生活上卡顿的时候,就需要上电重启指令——允许自己暂停(The Pause)。

可实际做的动作,当强烈情绪袭来时,在心里大喊一声“停!”。进行两次深长的呼吸,物理上中断情绪的 escalation(升级)。 强行终止“情绪-思维”的恶性循环,为调用更高级的“认知功能”争取时间。就像ECU重启以清除临时错误状态。

自己学会诊断指令(ECU诊断指令Service 19)——三重问询(The 3 Questions)

-> 1、这是事实,还是我的想象/解读?(“领导拒绝了我的提案”是事实;“他觉得我是个蠢货”是我的想象。)

-> 2、这个想法对我有帮助吗?它能让我更好吗?(“我是个失败者”这个想法只会让我崩溃,无法解决任何问题。)

-> 3、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遇到这件事,我会对他/她说什么?(“一次失败很正常,我们来看看哪里可以改进,下次会更好。”)

修复指令,改写“故障代码”(Reframe)。根据诊断结果,用更有建设性的语言改写你的内在叙事。

-> 从:“我绝对搞不定这个项目。”

-> 到:“这个项目很有挑战,我需要把它分解成更小的步骤,先攻克第一个。”

-> 从:“他们肯定都在笑话我。”

-> 到:“我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,我只需专注做好自己的展示。”

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执行指令——行动优先(Action First)。内耗靠思考滋养,靠行动打破。情绪常常滞后于行动。不要等“有状态了”再去做,而是“先做一点点”来找回状态。 行为可以改变情绪和思维。哪怕只是整理书桌、快走5分钟、写下三个待办事项并完成第一个,这种微小的“完成感”都能有效中断内耗。

另外从其他事情上划定边界(Set Boundaries),实践节能指令。主动减少刷手机、看负面新闻的时间。无用的信息输入会占用大量“系统资源”。不承接他人的焦虑和负能量,明白那是“他们的课题”,不是你该解决的。 为工作、休息、娱乐划定清晰的时间段,避免相互侵蚀。

三、 系统的“硬件”保障

比如ECU的运行软件再好,再少bug,都离不开好的硬件支持。没有优秀的车规级芯片,其他都无从谈起。因此再好的软件也需要硬件支持。因此对于内耗的时候,需要做到:

-> 1、保证睡眠——睡眠不足时,大脑的“杏仁核”(情绪中心)会更加活跃,而“前额叶皮层”(理性中心)功能会减弱,人更容易情绪化。

-> 2、定期运动—— 运动是释放压力、重置情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。运动时的酣畅淋漓,那种多巴胺的体会,妙不可言。

-> 3、正念冥想: 这是直接训练“认知分离”能力的脑力体操。课题分离,把别人的课题和我的课题拆成两本账。

自己要记住摆脱内耗不是一劳永逸的“开关”,而是一个持续的维护过程。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需要定期重启、诊断和更新。当再次内耗时,不要二次内耗于“我怎么又内耗了”,只需温和地对自己说:

“哦,我的老毛病又犯了。来,让我们给自己上电,重启一下。”然后,调用上面的指令。每一次练习,都是在为你的人生操作系统安装一个更强大的“防内耗”补丁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,就支持一下吧!
点赞0 分享
执念鸟的头像 - 鹿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