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大家好呀,我是朱朱。

昨天刷到一个视频,虽是情节演绎,但细思极恐,看得后背直发凉。

视频里,粥粥的同事竟然能把她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:看了几场电影、坐了几趟地铁、买了什么水果、爬了什么山,甚至连她买了按摩椅、减肥药,都了如指掌。

这位同事还能准确地知道老板要来公司了,提醒她别聊了,赶紧回工位。

这可不是什么黑客技术,而是通过咱们天天在用的普通APP。

她只是通过微信运动、蚂蚁森林能量、拼小圈、抖小圈、平台ID这些功能的交叉信息,就把粥粥的生活复盘得明清楚白。

01

这些日常功能正泄露你的隐私

微信运动=行踪追踪器

微信步数很容易暴露你的动态:

几十步等于宅家,几千步可能是通勤,破万步肯定出远门了。

有人病假期间步数过万被领导发现,有人步数太少被质疑摸鱼,还有新闻,有人步数异常被发现出轨。

长期步数少,别人会猜测你是不是生病了;突然暴增,又可能暴露你偷偷旅行。

就连谁常常给你的步数点赞,都在悄悄暴露你的社交关系。

蚂蚁森林=生活日记本

52g能量是地铁票,180g是两张电影票,不同克数对应不同行为。

粥粥坐两趟地铁就有2笔52g能量,180g说明跟人去看电影了,同事一算一个准。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线下支付5g、网上寄件4g、公交80g、生活缴费(水电燃气)262g…

不少克数是固定值,有的会叠加,但有上限。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这些数字就像密码本,可以让人轻松破译你的一天行程。

某小圈=购物直播台

粥粥在拼多多买的香蕉、按摩仪、减肥药,都被同事看得一清二楚。

不是手机被偷窥,而是拼小圈默认公开订单,抖小圈内容设成了公开可见。

这些以为没分享,实际已公开的默认设置,早已成了隐私重灾区。

信息交叉验证,更可怕的隐私杀手

单独看每个功能可能没什么,但一旦组合起来,你的生活就可能完全透明。

同事知道老板提前回来,是通过“平台ID定位+微信步数”交叉验证:

老板说去出差了,但ID却显示在本地,加上步数新增3000步,两相结合就判断出老板已到公司。

这种组合拳很可怕:

平台ID提供位置,微信步数反映实时动态,蚂蚁森林透露消费习惯。

几个APP一拼凑,你的行踪无所遁形。

02

3步堵住隐私漏洞

第一步:关闭关键泄密开关

微信运动:设置→停用,或者关闭“加入排行榜”。也可以不与他/她排行→针对性屏蔽特定人群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替代方案:用运动手表记录。或使用手机自带的健康APP,数据只存在本地,既能记录运动,又不会泄露隐私。

蚂蚁森林:设置→关闭“向好友展示能量球数值”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拼小圈:我的→设置→关闭拼小圈,或者关掉“允许好友查看我的常拼单品”。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抖小圈:抖音 → 我 → 右上角☰ → 设置 → 隐私设置→点击“直播和电商”→关闭“将看的直播推荐给朋友”和“展示朋友买过的标签”。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细思极恐!4个常用APP正在直播你的生活…

第二步:警惕信息交叉风险

不要随意透露自己或他人的平台ID,避免被组合定位。

管好自己的手机设置,也别用多个APP信息去扒别人的隐私。

第三步:新APP慎点权限

每次装新APP,别直接点“允许所有权限”,只给必要的权限:

外卖APP需要位置权限,没问题;

但社交、购物APP要访问你的定位、通讯录,就可以直接拒绝,从源头减少信息泄露风险。

03

透明世界为自己留点私密空间

说到底,隐私不是“有见不得人的事”“心里有鬼”,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权。

没人希望自己看电影、买水果这种小事都被别人紧盯。

适当的数字隐身,不是躲藏,而是自爱。

想分享的主动分享,想保留的有权保留。这是自由,也是人权。

你永远是自己生活的主角,而不是供人围观的数据。

在这个过度暴露的时代,留点神秘感,才能更真实自由地活着。

目前就打开手机,按照上面的步骤调整设置,别等自己的生活被直播了才后悔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帮助,就支持一下吧!
点赞0 分享
赵健的头像 - 鹿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